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进入了第26个年头,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公共产品。关键之年,社会信用建设中如何顺应数字化和绿色化全球发展趋势,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补短板、锻长板、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列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革命性影响。它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