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记者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涉企行政执法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合规经营,重庆高新区在全市创新打造“风险+信用”监管执法综合场景,着力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
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潘勇介绍,根据企业设施设备配备状况、生产经营事故险情发生情况、过往受过处罚情况等关键因素建立行业领域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叠加公共信用评价模型对区域内企业开展“信用+风险”建模分析,按照公共信用评价得分+安全生产监管评价得分进行综合评级,评定A、B、C三个等级。A级企业实行承诺免检,B级企业实行除专项检查的日常免检,C级企业实行定期全覆盖检查。
重庆高新区在强化检查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权责清单制度,梳理并动态调整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确保清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广泛实施“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统筹安排、合并实施不同的检查任务,避免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同时,在公众号、官网公开投诉举报方式,广泛征集问题线索,重拳整治涉企行政执法顽疾。
此外,该场景将开发AI辅助执法功能,深化AI在行政执法领域的运用,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分析执法数据,精准识别执法风险,加强对随意顶格罚款、罚款异常增长等情况的监督,确保“同案同罚”“过罚相当”。
“目前,已完成辖区内200余家规上企业‘信用+风险’的精准画像,通过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为分级分类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潘勇告诉记者,场景使用以来,企业迎检时间缩短60%、迎检频次降低43%、问题发现率提升85%,安全隐患识别准确度提高70%、企业整体监管成本下降30%,让检查更精准更高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整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数据资源,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信用+风险”评价全覆盖,构建全域“风险预警—精准监管—信用修复”闭环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供“科学城样板”。
来源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